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 信息动态 > 公司动态 >

钢结构建筑的问题与装配式建筑发展

发布时间:2023-09-08 14:50:24 作者:新顺达钢结构

[一]、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问题

1、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现阶段在大力的推行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建筑,并且设立了相关的产业基地,但是在相关的装配式建筑政策,并不利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推广。例如,轻钢结构预制构件,需缴纳较高的税款,轻钢结构从设计到生产的施工需要高度的整合协调。但是我国现在的行业管理制度,在政策的基础上并不适合产业的设计和发展,对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造成的阻碍作用。

2、装配式技术标准体系缺乏

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预制装配技术标准体系不够完整,在整个设计、生产、施工和验收的环节都没有完善的体系标准。虽然在西方发达有成熟的技术体系,但是因为社会制度体系的不同,不能照搬的装配式技术标准。这样不但不会促使我国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还有可能造成制度上的违例。部分商虽然看到了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但是其不具备构件的能力。所以我国要高度重视装配式建筑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为我国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动力。

3、产业管理不完善

我国具备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建筑构建生产能力的企业并不多,大部分企业没有一个完善的设计、生产的产业链,在装配式构件产品的方面存在技术上的不足,并且产业管理的方式与产品的需求不相适应。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成本虽然较传统的装配式建筑较小,但是构件生产基地的建设成本较大,技术的成本也相对较高,对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和发展造成了的阻碍。

4、人才的短缺问题

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技术要求非常的高,传统建筑施工劳动力市场没有的技术基础。虽然在具体施工前对相关的施工人员要进行技术的培训,但是其熟练度不足,严重影响到钢结构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所以,现在我国急需解决装配式建筑施工人才缺乏的现状。

促使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建筑行业的产业化进程。

[二]、装配式建筑两次战后发展

后,为解决城市住宅的尖锐矛盾,人们开始重视工业化的预制。在二十世纪初,美国的一家建筑公司研制出全装配建筑体系,包含了钢筋混凝土骨架及各类板材,并建造了300多幢住宅。受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这种新疆钢结构的建造方式应用于建造比较分散的小型住宅项目中时,建造成本很高,无法和传统建造的住宅竞争,因此未能推广。法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建了不同的多层混凝土构建体系,其中Mopin多层公寓体系在法国、英国等地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进展。20世纪初在美国和北欧一些中的胶合木预制住宅是比较成功的,但这种低层式住宅在使用上有局限性,建造数量有限,不能解决普遍存在的住宅缺乏问题。

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工业化取得进一步发展。40年代至50年代,先是轻质薄壁幕墙,特别是玻璃幕墙的应用受到的追捧。联合国大厦的秘书处大楼是较早的幕墙实例,同时期的利华大厦被认为是大面积玻璃幕墙的代表作。60年代中期,预制混凝土外墙板被广泛采用。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的外墙部分,也是由预制混凝土装配而成。在五十年代后,不少开始工业化装配建造体系,从而便于建造大型项目。人们渴望建造全过程的工业化,即把整个房屋的建造就像生产其他工业品一样能大批量成套地生产,运到现场装配即成。60年代上半期,许多用以建造住宅、学校、办公楼等大量性建筑的全装配建造体系在英、法、北欧、苏联等先后出现,这是建造史上一场深刻的革命。

当时的建造体系分预制大板、骨架轻板,匣子三大类。按所有材料的比重分重体系(材料比重>1000kg/m³,如混凝土、砖)和轻体系(材料比重<1000kg/m³,如木制品、石膏、石棉水泥、铝、塑料等,骨架材料则为钢和木)。

英国的CLASP学校建筑体系是当代个成功的工业化体系,该体系当是由轻钢结构、钢筋混凝土楼板以及墙板组成的。在后,各国经济遭受巨大打击,传统建筑材料匾乏,劳动力紧缺,各国为尽快恢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又需要新建大量学校,由此产生该体系。1948年建立了CLASP建筑联合企业,1957年后正式供应,在英国12个州的学校采用。该体系在外墙版、窗型、内隔墙方面组成的灵活性大。

60年代美国的SCSD学校建造体系是CLASP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工业化水平。该体系除主体采用轻钢结构,此外还有五个次体系:1、采暖、通风和冷气体系(设备、管道和控制装置);2、照明、天花包括空调扩音器体系;3、室内隔断体系;4、家具体系;5、学生橱柜。另外,美国在学习西欧的经验后,也出现了Techcrete住宅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