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6 00:00:00
一、轻钢结构住宅发展现状
轻型钢结构建筑,是指以轻型冷弯薄壁型钢、轻型焊接和高频焊接型钢、薄钢板、薄壁钢管、热型热轧型钢及以上各构件拼接、焊接而成的组合构建等为主要受力构件,大量采用轻质围护隔离材料的单层和多层建筑。目前,我国轻型钢结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大规模的用于房屋建筑。学者对轻钢结构住宅这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美国的多层轻钢建筑住宅技术是一项综合的技术,在二战以后应用广泛。
随着新型建材的出现、加工设备的不断完善,建筑总体实现了设计、分析、出图的程序化,而且从构件加工、设计施工、经营管理等都实现了一体化。而且在钢结构厂家标准的不断修订和广泛的宣传,该行业发展。
日本轻钢建筑的发展一部分得益于自身的不断提升,另一部分也得益于由美国引进的轻钢结构体系。由于日本常常受到地震的侵害,因此为钢结构等方面给予高度重视,使得该的进步。2000年,日本钢结构住宅就已经实现了钢结构住宅的通用化,形成了完整的住宅构件市场供应体系。
由于看中了钢结构住宅可以提供的,以及其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较低,加拿大每年约300万吨轻型钢结构用于新建住宅建筑中;英国业综合考虑了钢结构的诸多特点,几乎70%的建筑面积应用为钢结构,而且建筑用钢被回收。
二、钢结构工程—吊装技术措施
钢结构生产工程以其工期短、跨度大、劳动强度低等优点在建筑工程中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建设部已提出在民用建筑中推广钢结构,并以进入实施阶段,大量钢结构工程将会不断涌现,而技术措施是钢结构工程吊装顺利进行的前提,笔者通过几项大型钢结构工程施工经验的总结,对钢结构工程吊装技术措施进行了简单阐述,以供大家在施工中参考。
一、组织:
建立体系,切实落实生产责任制,设置生产小组,并设专职检查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资金和信息:
(1)足够的生产资金投入和物资投入。
(2)建立完整的生产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地传递、处理和反馈各类有关生产的信息。
三、技术要求:
(1)在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危险区、都挂有警示牌。夜间施工配备足够的照明,电力线路由电工架设及管理,并按规定设红灯警示,并装设自备电源的应急照明。
(2)季节施工时,认真落实季节施工防护措施,做好与气象台的联系工作,雨季施工有专人负责发布天气预报,并及时通报全体施工人员。储备足够的水泵、铅丝、蓬布、塑料薄膜等备用材料,做到防患于未然。汛期和台风暴雨来临期间要组织相关人员昼夜值班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风雨过后,要对现场的大型机具、临时设施、用电线路等进行的检查,当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施工。
(3)新进场的机械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按照机械设备技术试验规程和有关规定进行检查、鉴定和试运转,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场投入使用。大型起重机的行驶道路坚实,其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加固,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4)吊装作业应划定危险区域,挂设明显标志,并将吊装作业区封闭,设专人加强警戒,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吊装危险区。吊装施工时要设专人定点收听天气预报,当风速达到15m/s(6级以上)时,吊装作业停止,并做好台风雷雨天气前后的防范检查工作。